首页

优美之家原味论坛

时间:2025-05-29 16:43:19 作者:云南省红十字会原副会长田华兵接受审查调查 浏览量:16938

  60年前,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两国建交打开了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中法民众对两国有着怎样的印象?是什么让两国不断“双向奔赴”?

  互利共赢推动中法合作范围不断拓展

  说到法国,中国民众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有人说是拿破仑、埃菲尔铁塔,也有人说是巴黎圣母院、卢浮宫,还有人说是法国香水和化妆品、毕加索、阿兰德龙、巴黎奥运会。

  法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又是什么呢?我们采访了一些在华法国人,美食、语言、太极、功夫以及古老的历史,还有中国人的热情,都是他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此外,电动汽车、电子支付等,也是接受我们采访的法国朋友给出的答案。在他们眼中,中国发展非常快,很多时候令他们难以置信。

  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中法建交60年来不断扩展的交流交往。

  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仅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赴法国人次就达到了约13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215%,而法国籍人员入境中国的人次,则更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0%。我们也注意到,双方入境的事由中,商务成为主要项目之一。

  近年来,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日益密切。当前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2月,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高达585.8%。是什么令中法企业近年来不断“双向奔赴”?

  在华经商20多年的法国商人任博同《蓝厅观察》记者分享了他的感受。任博说,20年前,来中国发展的法国企业多是从事葡萄酒、能源和纺织行业,可是现在,来到中国的企业更多是来自高科技领域,包括从事生物技术、医疗、人工智能、机器人、汽车等领域的企业。许多法国公司来到中国合作投资开发产品。中国的发展为法国公司继续发展和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机会。他同时表示:“中国的企业现在也很厉害,有很多的中国企业也需要去外国扩大发展,所以你们发展,我们也发展,因为我们现在是一起发展,我们都是互利”。

  任博告诉《蓝厅观察》记者,在中国,他看到了发展的无限可能。在华创业20年来,他经营的餐馆从几平米扩展到了几百平米,而他经营的咨询公司,客户从几个增加到了上百个,其中不少都是来华发展的法国500强企业。

  任博的经历,仅仅是中法经贸发展的一个缩影。1964年中法建交时,两国贸易额仅约1亿美元,而到2023年中法贸易额达到了789亿美元,增长了近800倍。

  既有“高精尖”,也能“接地气”,互利共赢推动着中法合作的范围不断拓展。当前,服贸、数字、绿色等正在成为两国合作的新领域。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必须尽一切可能与中国就全球重大问题进行接触,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如果没有中国,将很难取得进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在接受《蓝厅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法之间,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都呈现出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充分体现了双方不仅是在产业领域的互补性强,而且在其他方面现在正在形成一种强强联合的态势。正是因为中法之间坚持了务实合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所以确保了双方能够不断地克服面临的各种问题。只要中法、中欧都保持以经济发展为优先,都更注重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平衡,双方会不断地为对方创造更大的合作空间,也将为中欧关系不断创造条件,不断夯实基础,而且不断指明方向。

  文化交流“多点开花” 两国交往从“心”出发

  建交60年来,中法在经贸领域持续推进合作的同时,中法的文化热也在不断升温。仅去年“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期间,中国20多座城市就开展了超过65个文化项目。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去年也举行了多达150多项涵盖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自然风光等主题的各类活动。持续深化的文明互鉴,让两国民间相亲相近,也推动着中法两国交往得以从“心”出发。

  位于北京的法国文化中心,每周末这里举行的中法电影放映,常常会一票难求,集中着两国文化书籍的图书馆,吸引着来自中国和法国的读者,每年还会有数千人来这里学习法语。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法文版的《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早在18世纪时,其中的八首诗就被翻译成了法语。此外,儒家经典《论语》则在17世纪时就有了法语版本。可以说,文化是两国民众最早认识彼此的窗口。而今天,中法文化依旧在两个历史悠久的大国间搭建着相识相知的“连心桥”。

  当前,中法文化交流已“多点开花”。仅去年,中国在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期间,就举办了200多场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而法国也是欧洲较早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由国家制定教学大纲的国家。今年两国又开启了中法文化旅游年,“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等活动场场火爆,折射出中法两国人民不断增长的了解彼此的愿望。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对《蓝厅观察》记者表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强烈的相向而行的态势,这显然会为双方双边关系打下更坚实的民意基础,为双方在政治领域、经贸领域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更稳定的基础,给两国关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近,法国歌手加百利正在创作在中国发行的第七张中文原创专辑,讲述着他眼中的中法友谊。2006年,他和他的中国妻子成立了中国首支中法组合,至今已发行了60多首中文原创歌曲。

  加百利对《蓝厅观察》记者说,中国人和法国人之间持续流淌着两个民族之间的兄弟情谊和友谊,大家也会尽最大的努力,让这一切继续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化交流中。

  一段时间以来,从法国童声演唱的《如果我去中国》,再到中法音乐人共同演绎《从长安街到香榭丽舍》,两国民众在相知相亲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于彼此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于两国友谊的期待。 【编辑:何颖】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又到“追泪季” 福建平潭首波“蓝眼泪”浪漫呈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应继续关注新兴产业、新就业形态、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等新增长点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同时积极推动零工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十部门联合部署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钱凯港顾名思义,位于秘鲁“小城”钱凯。小城虽小,但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背靠南美大陆,面朝太平洋,又有天然深水港。在这里修建港口,地理优势显著。

【百万庄小课堂】什么是“超雄综合征”?

习近平指出,我们两年前在巴厘岛会见以来,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不少变化。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韩两国都应该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发挥地理相邻、文化相通、经济相融优势,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河北古长城脚下农家小院里的“世界地图”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也在为推动葡萄酒重返中国市场而全力以赴。西澳大利亚州州长库克决定在原有的600万澳元葡萄酒增长基金基础上,再提供50万澳元的专项资金,支持西澳州葡萄酒回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南京江宁:直播助力两岸青年创业者奋斗追梦

汪文斌表示,76年前,半数以上的巴勒斯坦人在阿以战争中被驱逐或逃离家园,他们中的许多人沦为世代居住在加沙地带的难民。76年后的今天,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不仅没有得到纠正,反而进一步加剧。今天的加沙地带,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伤病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饥饿者难以获得基本补给,逃难者不知何处可去。人们不禁要问,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还要延续多久?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何时才是尽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